您现在的位置是: > 信息发布

走出作业布置的误区  老井小学江凌燕

2021-09-25信息发布发布者:阿aa65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出作业布置的误区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――小议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洛新区老井小学    江凌燕     
 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,免不了天天要布置语文作业,批改语文作业。在作业布置上我可谓绞尽脑汁,煞费苦心。可是收效甚微。布置作业多了,学生不能按时完成。布置少了,不能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。
    究竟怎样才能让作业量与效果成反比,在减负的基础上,让学生能更扎实的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呢?作为一线教师,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来谈谈自己的看法:
  一、实施课时作业,准确把握学情
    每节课上,最后分钟时间给学生用来完成作业,在学生作业时,教师可以来回巡视,监督并察看学生作业的情况,第一时间获得正确的反馈,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。
    因为有教师的监督与指导,学生往往会最大限度的思考问题,完全独立完成作业,避免出现应付、照抄等一系列不良后果,真正做到切实有效。
    这样做的前提是,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,把握重难点,做到深入浅出,布置作业要精选、精练、具有代表性。这样才能省时高效,事半功倍。
  二、灵活作业形式,思维引领操作
  教师布置作业老是认为多多益善。只有抄写得多,才能记得牢固,不容易忘记。例如:课后的生字、词语,布置抄写的遍数有三遍、有五遍、甚至十遍的都有,有的甚至更多。这样单一的抄写作业就变成了一种机械的运动,思维远远落后,仍然是处于僵化状态。学生虽然抄了很多遍,却可能一个也记不住。
    只有让学生思维跟的上的作业,才是有效的作业。所以,我很少让学生单纯的抄写生字、生词。而是采用多种方法,让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理解,记忆。例如:将今天学习的生字按照音序从前到后排列下来;将生字按照不同的结构分类;理解课后词语的意思并造句;随意划出几个词,用这几个词来说一段话……
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,又让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字词的记忆与理解。
  三、作业生活化,激发学习兴趣
  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。越是有兴趣的事情,学生在他身上投入的时间越多。
    增加作业的趣味性,让学生爱上作业,以此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,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点。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产生愉悦的心情,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呢?我们应该摒弃一切无意义的、机械的作业,布置一些形式新颖,富有创意,有一定趣味性的作业。比如:
  、讲一讲:五年级课文第一单元五篇文章都是童话,我就要求学生,没人讲一讲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。
  、找一找:第二单元中有名的对联非常多,学生回家找一找自己家对联的内容,以及其所表达的意义。
  、演一演:教学《大拇指汤姆》一文,让学生各自选择喜欢的角色,加入适当的想象来演一演;
  、照一照:为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,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,我让学生用相机记录下出心中最美的风景,在班级里举办摄影展。
  对以上的做法,学生很感兴趣,而且效果很好。
  四、因材施教地布置作业
  家庭作业,主要是针对学生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进行补充练习。如果,一刀切,就会造成,后进生不会做,优秀生不用心做的情况。课外作业要因材施教,体现个性化,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有“提优、抓中、补差”的效果。
    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练习,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写作业时能“爱我所爱”、“对号入座”,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按不同基础有针对性地设计作业,一般采取以下三种习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