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 > 货源发布
“弹性”作业要不得!
2021-08-20货源发布发布者:yayamei
“弹性”作业要不得!
文/俞永军
每到阶段考试,复习期间,总看到黑板上写得满满的作业,各科都有。诸如,自由复习,选择重点复习,挑最重要的看。读到这里,不禁让人生疑,自由复习该怎样复习?选取重点,哪些又是重点?学生稀里糊涂,恐怕老师也未必清楚。
孔子云:温故而知新。足以说明复习的重要性,但怎样复习,如何避免复习的盲从性,还需谨慎行事。让学生自行选择重点复习,其实就是一种敷衍塞责的“弹性”作业,难以达到巩固的真正效果。复习期间,往往是学生最为辛苦的时候,各科都有大量作业,各类知识点都要回顾,越回顾越觉得需要巩固的地方不少。如果这个时候老师大笔一挥:自由复习,无异于将学生置于更加盲从的境地。不善复习的同学,就一页页地翻,一页页地看,循规蹈矩,墨守成规,进了考场才发觉还有一大半没看。善于思考的同学,就扪心自问,哪些是重点,该从什么地方入手?结果一段时间下来,依旧云中雾里,不知所措。
换作老教师,有一定教学经验的,就合理得多,往往精心设计,认真编排,逐一布置,做到最短时间内产生最大功效。比如,组内有一位大市级学科带头人,他每天布置的作业都不一样。就说这次考试范围:九上,九下、课,文言文侧重九下,诗歌鉴赏侧重九上第六单元诵读欣赏。他第一天布置的作业:结合学案,读背九下文言文《曹刿论战》和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;第二天读背、默写九上第六单元诵读欣赏;第三天九上生字词,结合《同步导学》、书下注释和书后词语表;第四天则是文学常识,重点名家名篇。此外一些基础性较强的内容,晨读他就带领学生一起读背。至于一些能力题,譬如阅读分析,笔者曾听他讲过,静下心来认真揣摩,争取把文章读通,读懂,然后再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如果复习真到了这一步,那么何愁学生考不出令人满意的成绩?
复习作业不能随心所欲,信手拈来,平时作业更需如此。有些时候,笔者例行巡课,就看到少数老师的作业比较机械,呆板。比如生字词,一律抄写三遍。抄写生字词,完全有必要,但有必要一律抄三遍?如果遇到会写的呢?是不是也要抄三遍?再说基础较为扎实的同学,难道也要一字一板地抄?这不是纯粹的重复劳动?相反有些老师就别具匠心,彰显特色。他布置的作业是:读一读,将易错的写几遍。写几遍,完全由学生自行决定,这样他们就会认真拼读,不会的多写几遍,从而达到真正掌握的效果。
字词如此,一些能力题尤需如此,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数量,强调任务,质量往往很难得到保证。因此布置此类题目,笔者也向那位学科带头人一样,分层要求,全班同学做到哪里,某些同学做到哪里,因人而异。倘使不分层,统一布置,侧重完成的量,少部分后进生极有可能敷衍了事,瞎写一通,抑或投机取巧,弄虚作假。这样,老师布置的作业,也只是一纸空文,达不到训练、强化的目的。
优秀的语文作业应该怎样布置?抑或出于怎样的目的?还是来看扬州市某中学的一天作业吧。第一,课外资料,指定的《全解王》;第二,一张作业纸,K单面;第三,复习、巩固生字词,第二天抽查;第四,读一篇美文,家长签名。另外,双休日写一篇周记,分;教师及时评改,如果高于分原文上修改,如果低于分,则重写,直至分。
看完后,笔者很震惊,也很佩服,因为这份作业抓住了语文素养与能力提升的关键,就像逮住牛鼻子,勒住马缰绳,犟牛才任人差遣,烈马才让人驱使。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曾说:“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,它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、语言积累、语文能力、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,以及思维能力、人文素养等。从低级到高级、从简单到复杂可以简单分为六个层次:第一,必要的语文知识。第二,丰富的语言积累。第三,熟练的语言技能。第四,良好的学习习惯。第五,深厚的文化素养。第六,高雅的言谈举止。”